金秋过后枫未红(七十)--明清书法商青铜

更新时间:2023年07月25日

金秋过后枫未红(七十)明清书法商青铜书法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传统艺术,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有载体,是以汉字为依附的最浓缩的美学表象。明清时期,无数书法家的执着追求,辛勤耕耘和努力开创,形成了书法的艺术多元化体系,使之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。湖南省博物馆所藏明清书法甚丰,艺术涵盖面广,尤其是湘籍名人的书法作品,更能彰显出书法湘军的独特艺术风采。这里展示的明清书法作品,正是这一时期,湖南与全国的书法家,共同演绎中国书法继承、创新和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。《明清书法陈列》精选了明清两代书法大家的珍品手迹,其中包括沈周、文徵明、陈纯、李东阳、徐渭、吴昌硕、赵之谦、王铎、石浪、祝允明、董其昌、郑燮、曾国藩、左宗棠、刘墉、査昇、黄慎、罗典、査士标、王文治、梁同书等人的书法作品。阮元,字伯元,号雲臺,又号揅经老人、雷塘庵主等,江苏扬州人,乾隆五十四年考中進士,歷乾隆、嘉慶、道光三朝,充兵部、礼部、户部侍郎,拜體仁阁大学士。史学、金石、书画乃至天文曆算方面都有相当造诣。史稱其身历乾嘉文物鼎盛之时,主持风会数十年,海内学者奉为山斗焉。陶澍,字子霖,号云订,安化县小淹乡人。从小勤奋好学。嘉庆七年中进士,任翰林院编修后升御史。曾先后调任山西、四川、福建、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抚,后官至两江总督加少保,道光皇帝曾亲书印心石屋匾赐之。何凌汉,清大臣、书法家,字云门,号仙槎,道州人。嘉庆十年进士一甲第三名,授翰林院编修,历任顺天府尹、大理寺卿、左副都御史,工部和吏部侍郎,后官至工部尚书,又转户部尚书,卒赠太子太保。立朝正直,廉洁自持。吴熙载,原名廷扬,字熙载,后以字行,改字让之,亦作攘之,号让翁、晚学居士、方竹丈人等。江苏仪征人。清代篆刻家、书法家。包世臣的入室弟子。善书画,尤精篆刻。少时追摹秦汉印作,后直接取法邓石如,得其神髓,又综合自己的学识,发展完善了邓派篆刻艺术,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曾熙,字子缉,号俟园、晚号农髯、嗣元,湖南衡阳人,年中举人,纳货补兵部武选司主事。辛亥后在湖南家乡闲居,后受李瑞清之邀赴沪挂牌鬻书以为生计,书宗《张黑女墓志》,自称南宗,指李为北宗,世遂以南曾北李并称之。曾熙虽主要研习北碑,但也不自囿门户,沈曾植称其沟通南北、融会方圆,即是指他在风格上持灵活汲收态度。但作书严谨,一丝不苟,似有书之功而乏其气。在民初时期,为人作大页小篁、墓铭屏条皆工丽可喜,故广为受人欢迎。曾熙在艺术追求上较近于康有为,他邢以魏碑和六朝墓志为书法正宗,沈曾植本来在风格意识上也相去不远,但沈氏开拓性强、视点也高,故尔位置也截然超越于他之上。曾熙可说是守成者,而且准确地说,是仅以清代碑学传统为尚的守成者。陈鸿寿,清代篆刻家。字子恭,号曼生、曼龚、曼公、恭寿、翼盦、胥溪渔隐、种榆仙吏、种榆仙客、夹谷亭长、老曼等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曾任溧阳知县、江南海防同知。工诗文、书画,善制宜兴紫砂壶,人称其壶为曼生壶。书法长于行、草、篆、隶诸体。篆刻师法秦汉玺印,旁涉丁敬、黄易等人,印文笔画方折,用刀大胆,自然随意,锋棱显露,古拙恣肆,苍茫浑厚。为西泠八家之一。有《种榆仙馆摹印》、《种榆仙馆印谱》行世,并著有《种榆仙馆诗集》、《桑连理馆集》。嘉庆二十一年为周春撰著的《佛尔雅》提写序跋。陈鸿寿于艺术涉猎广泛,而且造诣极高,为著名的西泠八家之一。他的篆刻出入秦汉,绘画精于山水、花卉,书法以隶书最为著名。他的书法以隶书和行书最为知名。他的隶书清劲潇洒,结体自由。穿插挪让,相映成趣,在当时是一种创新的风格。他广泛学习汉碑,尤其善于从汉摩崖石刻中汲取营养,在用笔上形成了金石气十足、结体奇特的个人面目。笔画圆劲细插,如银画铁钩,意境萧疏简淡,雄浑瓷肆,奇崛老辣。陈鸿寿的隶书较之以往的隶书具有狂怪的特点,说明他有创新的勇气和才能但在结字和章法上,用笔仍然属守古法笔笔中锋,力透纸背。奚冈,清代篆刻家、书画家。原名钢,字铁生、纯章,号萝龛、蝶野子,别号鹤渚生、蒙泉外史、蒙道士、奚道士、散木居士、冬花庵主,原籍安徽新安人,寓浙江杭州西湖。擅篆刻,宗秦汉,师法丁敬,并有发展,风格清隽,为浙派印人之杰出者。与丁敬、黄易、蒋仁齐名,为杭郡四名家,再加陈豫锺、陈鸿寿、赵之琛、钱松合为西泠八家。亦工诗善书,长于绘事,性孤介,非其人不予。书兼工四体,真书法褚遂良,古隶笔意超逸,高出流辈。山水潇洒清润,得董其昌法。老年入李流芳一派。花卉有恽寿平气韵,兰竹亦超脱,为浙中画家巨擘。曾作《溪山素秋图》、《蕉竹幽兰图》、《春林归翼图》等轴。传世画迹有《蕉林学书图》卷、《题襟馆图》卷,现均藏故宫博物院。著有《冬花庵烬余稿》。钱沣,清书画家。字东注,一字约甫,号南园。昆明市人。官通政司副使,提督湖南学政。幼时家境贫寒,偶然得到些残篇断简,便熟读深思,曾入昆明五华书院学习,岁中进士,历任翰林院编修、监察御史、湖南学政、通政司副使。钱沣为人刚直不阿,为官清正廉洁,敢于谏议弹劾贪官污吏。先后举劾山西巡抚毕源和山东巡抚国泰。除政声清廉外,钱沣的书画名气亦很大。其书法摹颜、欧、米诸家,而又自成一体,笔力雄劲,结构严谨,气势开阔。铁保,清代书法家字冶亭,号梅庵,满洲正黄旗人,书法早年曾学馆阁体,后学颜真卿,纠正馆阁带来的板滞之病。与成亲王、刘墉、翁方纲,称为清四大书家。先世姓觉罗,后改栋鄂氏。乾隆三十七年考中进士,当年进入吏部任职,道光元年致仕,历经近五十年宦海沉浮,最高时官居一品,退休时仅为三品衔。郑簠,字汝器,号谷口。江苏上元人。名医郑之彦次子,深得家传医学,以行医为业,终学不仕,工书。少时便立志习隶习,学汉碑达三十余年,为访河北,山东汉碑,倾尽家资。清方朔《曹全碑》跋:国初郑谷口山人专精此体,足以名家,当其移步换形,觉古趣可挹。至于联扁大书,则又笔墨俱化为烟云矣。他倡学汉碑,对后来汉碑之学的复兴起了重要作用。他自称:作字最不可轻易,笔管到手,如控于钧弩,少驰则败矣。其隶书飘逸虚灵,活脱洒丽。包世臣《艺舟双辑》将其隶书列为逸品上。后人称之为清代隶书第一人。査士标,字二瞻,号梅壑,懒老,安徽休宁人,后流寓扬州、镇江、南京。善书画、工诗文、精鉴赏。山水师法黄公望、吴镇、倪瓒、董其昌,笔墨疏简,格调秀远,书法受董其昌影响。査士标与弘仁、孙逸、汪之瑞一起被称为新安派四家,在新安四家中,是位高产书画家,他学倪黄,但能广泛吸收前人各家各派画法。就技法而言,以他为最高,作品也最多。程正揆,明末清初画家,书法家。字端伯,号鞠陵,别号清溪道人。湖北孝感人。明时任翰林院编修、尚宝司卿,入清又任工部右侍郎,后罢官,居南京,从事诗文书画创作。擅山水,师法黄公望、沈周,笔墨枯劲简老,设色浓湛,结构随意自然。书法擅楷书、行书,师法李邕、颜真卿,结体平正中寓奇险,丰韵萧然。论画主张画贵简,不贵繁,主张既师造化又重传统,富有见地。其画颇为时人所重,与石鳛并称二溪。有《江山卧游图》等传世。平生所作诗文题跋,卒后由其子程大皋辑为《青溪遗稿》卷。米万钟,字仲诏,号友石,关中人,居燕京。芾裔。万历二十三年进士,仕至太仆少卿。性好石。人谓无南宫之颠而有其癖。行草得芾家法,与董其昌齐名。时有南董北米之誉。尤善署书,擅名四十年,书迹遍天下。著篆隶考譌。山水得倪瓒法,花卉似陈淳。又善画石,间亦泼墨仿米法作巨幅,气势灏瀚,烟云滃郁,令人叹绝。逢元,字仲讱,号业肃斋。浙江余姚人。万历四十一年癸丑进士,累迁国子司业,曾任太子保,充日讲官,官至礼部尚书。时魏忠贤擅政,纂三朝要典,假阉竖之权,役史臣之笔,未易代而有编年,不直书而加议论,矫诬先帝,伪托宸篇,命逢元为副总裁,每搁笔而叹,忠贤朝闻夕逐,令其闲住。崇祯初,累官礼部尚书,与枚十者九,寻乞归。逢元善于书法,博采众长自出已意,尤擅于行、草,世人多宝重。著有《禹贡详节》和《宗伯公集选》。陈淳,字道复,以字行,别号复甫,号白阳山人,长洲人。天才俊发,凡经学、古学、词章、书法、竺、画无不精妙。少年作画,初学元人精工,中年斟酌米、高之间。图绘一枝墨花,用笔潇洒利落;衬以湖石,用飞白笔法,略施淡墨渲染。用浓墨双勾写出,笔力颈爽,是陈淳中年的杰作。在画史上,陈淳与徐渭是并提的,他们的水墨写意花卉对以后的花鸟画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。陈继儒,明代文学家和书画家与同郡董其昌齐名。字仲醇,号眉公、麋公。华亭人。诸生,屡被荐举,坚辞不就。工诗文、书画,书法师法苏轼、米芾,书风萧散秀雅。擅墨梅、山水,画梅多册页小幅,自然随意,意态萧疏。其山水多水墨云山,笔墨湿润松秀,颇具情趣。论画倡导文人画,持南北宗论,重视画家的修养,赞同书画同源。有《梅花册》、《云山卷》等传世。著有《妮古录》、《陈眉公全集》《小窗幽记》。李东阳,汉族,字宾之,号西涯,祖籍湖广茶陵(今属湖南),明朝长沙府茶陵州人。明代中后期,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,诗人、书法家、政治家。历任弘治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。湖南历来就是商周青铜器出土重镇,斐声中外的四羊方尊就是从这里出土的。现在馆内有国家一级文物人面纹方鼎,造形奇特。有纹饰精美独特的皿天全器盖(器身流散海外),还有西周至战国时代的各种铜制兵器,如箭头、戈、剑等。湖南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铜器是岳阳铜鼓山和石门皂市的商代遗址,距今约年。商代晚期,湖南地区进入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,出现了一批既有中原特点,又有本地特色的铜器。西周时期开始出现具有南方特色的铜器,同时也出现楚国铜器,构成了春秋战国时期湖南地区以楚国青铜文化为首,同时又有多种青铜文化并存的局面。湖南商周青铜器在中国青铜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,《湖南商周青铜器陈列》精选出铜器件,与铜器伴出的玉器件,虽然只是极少的部分,但从中可以看到湖南地区青铜文化的发展脉络,也可以了解到其中的铜铙和动物造型的器物,丰富了中国青铜文化的内涵。《湖南名窑陶瓷陈列》是展示湖南地区古代陶瓷艺术风采的展览。展出的件珍品中,有釉色晶莹、雕塑栩栩如生的湘阴窑瓷,有以釉下彩绘为装饰特色的长沙窑瓷,有以釉下五彩蜚声中外的醴陵窑瓷。《湖南十大考古新发现陈列》展示的是余年来湖南地区的大考古成就,其中项被评为当年全国大考古新发现之一,项被评为世纪项考古大发现之一,而龙山里耶战国秦汉城址及秦简的发掘,已被誉为世纪中国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。

上一页
1 2
下一页
文章来自: http://www.reyouwang.com/luyouzixun/42867.html
相关推荐 Relat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