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四桥在哪个景点(二十四桥是哪个景点的地标)

更新时间:2024年03月09日

1. 二十四桥是哪个景点的地标

24桥不是杭州景点,是扬州瘦西湖的景点。瘦西湖二十四桥

“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调。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-。”这是唐朝诗人杜牧留给我们的千古绝句,千百年来,二十四桥以其清丽俊爽的画面,迷蒙空幻的意境,浪漫悠扬的情调拨动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心弦。

整座桥是用汉白玉砌成的单孔拱形石桥。它全长24米,宽2。4米,两端各12级台阶,两边各24根汉白玉雕柱,高、宽各2。4米,台级24层,处处都与“二十四”对应。桥上雕饰明月图案,秀丽典雅。桥东有贴壁黄石假山,西有熙春台,再现了唐诗中的诗情画意。景区占地约7公顷,为一组古典园林建筑群,整个景区在体现“两堤花柳全依水,一路楼台直到山”的意境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。

2. 二十四桥是如今哪个景点

二十四桥是扬州瘦西湖中的一个地标景观,形态秀丽。二十四桥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,但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。现在的二十四桥是扬州市后来重新修建的。

3. 二十四桥是什么景点的地标

有争议 1、“二十四桥”就是一座桥,只因传说隋炀帝时,有24个美人月夜在桥上吹箫,故名“二十四美人桥”,简称“二十四桥”或“廿四桥”。

2、“二十四桥”就是遍布扬州地区的24座桥梁。沈括对二十四桥循名责实一一以求,但只凑成21座。南宋的王象之在《舆地记胜》中则记载:“所谓二十四桥者,或存或亡,不可得而考。3、“二十四桥”是古代扬州桥梁的编号。在古诗中以序号称桥的不乏其例,就唐代扬州而言,对桥的编码也是有案可稽的。唐朝施肩吾《戏赠李主簿》诗有“不知暗数春游处,偏忆扬州第几桥”之句。唐人张齐《寄扬州故人》诗中有“月明记得相寻处,城锁东风十五桥。” 4、“二十四桥”在诗文中是虚指而非实指,故“二十四桥”既非24座亦不是一座,不过是泛指扬州小桥多罢了。杜牧常常喜欢用数字入诗。如《江南春》绝句有 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”;《赠别》一诗中有“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”;《谴怀》的诗句中有“十年一觉扬州梦,赢得青楼薄幸名”等等。由此可见,杜牧喜欢用数字,又特别喜欢用约数。因为它为约数,即不是实数,更不是专名。

4. 二十四桥是哪的地标景观

1、超然楼(济南)济南市是山东省省会城市,拥有三大名胜,分别为千佛山、大明湖、趵突泉,在大明湖公园里,有一座超然楼,堪称是大明湖的标志性景观,登上此楼,可以饱览大明湖风光。超然楼始建于元代,号称“江北第一楼”。现在的超然楼,楼高51.7米,上下共分七层,非常的雄伟壮观,历史上的超然楼,早已不复存在,现在游客看得到超然楼,则是2008年重建。超然楼建筑面积5673平方米,楼高51.7米

2、太白楼(济宁)济宁太白楼,位于济宁市任城区,古运河北岸,是为了纪念唐代大诗人李白而建的纪念馆。

李白,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,素有“诗仙”美誉,据记载,李白从唐开元二十四年移居东鲁任城,直到唐乾元二年,在任城(今济宁)长达23年,可以说,李白不是济宁人,胜似济宁人,这里成为李白的第二故乡了,毕竟,人生能有几个23年啊。

太白楼,原为唐代贺兰氏经营的酒楼,后因李白在此居住了二十余年,遂更名为太白楼。在经历了岁月沧桑之后,太白楼遭到了破坏,后在1952年重建,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中国历史文化名楼。太白楼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

3、复兴楼(台儿庄)江北水乡,寻梦台儿庄。在台儿庄古城中,有一座复兴楼,堪称是台儿庄古城的地标性建筑景观。复兴楼,曾用名泰和楼,一共七层,总高度45米,主体建筑高度38米,自第一层到第七层的斗拱,分别采用唐朝至清朝的斗拱设计风格。

4、光岳楼(聊城)聊城历史悠久,曾经是古代运河繁华的重镇。光岳楼位于聊城古城核心,属于古代城防建筑,始建于明朝洪武七年,是全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楼阁之一。光岳楼精美绝伦,下方有4个交叉相通的半圆形拱门,楼基为砖石砌成的方形高台,主楼是木结构,歇山十字脊顶,四面斗拱飞檐,非常的壮观!楼高24米

5. 二十四桥是哪个景点的地标图片

24桥是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公园里的著名的景点,整座二十四桥长二十四米,宽二点四米,有二十四根拦柱,二十四级台阶,都与二十四这个数字对应。杜牧的诗句: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。指的就是瘦西湖中的二十四桥。

6. 二十四桥是哪个景点?

杜牧的诗二十四桥明月夜在扬州瘦西湖。二十四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,故名”。据说二十四桥原为吴家砖桥。唐代时有二十四歌女,曾于月明之夜来此吹箫弄笛,巧遇杜牧,请杜牧赋诗。

1二十四桥究竟在什么地方

“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凋。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”。这首诗已流传了一千多年,可谓妇孺皆知。诗因桥而咏出,桥因诗而闻名。单项式桥名就引动多少文人学者打了一千多年的笔墨官司。

《扬州鼓吹词》说:“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,故名”。据说二十四桥原为吴家砖桥,周围山青水秀,风光旖旎,本是文人欢聚,歌妓吟唱之地。唐代时有二十四歌女,一个个姿容媚艳,体态轻盈,曾于月明之夜来此吹箫弄笛,巧遇杜牧,其中一名歌女特地折素花献上,请杜牧赋诗。

2寄扬州韩绰判官全诗

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凋。

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。

注释:

二十四桥,一说为二十四座桥。北宋沈括《梦溪笔谈·补笔谈》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。一说有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,清李斗《扬州画舫录》卷十五:“廿四桥即吴家砖桥,一名红药桥,在熙春台后,……扬州鼓吹词序云,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,故名。

白话译文

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,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。

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,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?

作品鉴赏

扬州之盛,唐世艳称,历代诗人为它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。这首诗风调悠扬,意境优美,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。韩绰不知何人,杜牧集中赠他的诗共有两首,另一首是《哭韩绰》,看来两人友情甚笃。

首句从大处落墨,化出远景:青山逶迤,隐于天际,绿水如带,迢递不断。“隐隐”和“迢迢”这一对叠字,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、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,而且隐约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之间山遥水长的空间距离,那抑扬的声调中仿佛还荡漾着诗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。

欧阳修的《踏莎行》:“离愁渐远渐无穷,迢迢不断如春水”、“平芜尽处是青山,行人更在青山外”,正道出了杜牧这句诗的言外之意。此时虽然时令已过了深秋,江南的草木却还未凋落,风光依旧旖旎秀媚。正由于诗人不堪晚秋的萧条冷落,因而格外眷恋江南的青山绿水,越发怀念远在热闹繁花之乡的故人了。

江南佳景无数,诗人记忆中最美的印象则是在扬州“月明桥上看神仙”(张祜《纵游淮南》)的景致。岂不闻“天下三分明月夜,二分无赖是扬州”(徐凝《忆扬州》),更何况当地名胜二十四桥上还有神仙般的美人可看呢?二十四桥,一说扬州城里原有二十四座桥,一说即吴家砖桥,因古时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箫于桥上而得名。

“玉人”,既可借以形容美丽洁白的女子,又可比喻风流俊美的才郎。从寄赠诗的作法及末句中的“教”字看来,此处玉人当指韩绰。元稹《莺莺传》“疑是玉人来”句可证中晚唐有以玉人喻才子的用法。诗人本是问候友人近况,却故意用玩笑的口吻与韩绰调侃,问他当此秋尽之时,每夜在何处教妓女歌吹取乐。这样,不但韩绰风流倜傥的才貌依稀可见,两人亲昵深厚的友情得以重温,而且调笑之中还微微流露了诗人对自己“十年一觉扬州梦,赢得青楼薄幸名”的感喟,从而使此诗平添了许多风韵。

杜牧又长于将这类调笑寄寓在风调悠扬、清丽俊爽的画面之中,所以虽写艳情却并不流于轻薄。这首诗巧妙地把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桥上的美丽传说与“月明桥上看神仙”的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,因而在客观上造成了“玉人”又是指歌妓舞女的恍惚印象,读之令人如见月光笼罩的二十四桥上,吹箫的美人披着银辉,宛若洁白光润的玉人,仿佛听到呜咽悠扬的箫声飘散在已凉未寒的江南秋夜,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。

上一页
1 2
下一页
文章来自: http://www.reyouwang.com/luyouzixun/206211.html
相关推荐 Relat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