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文公祠景点资料(韩文公祠历史文化背景)

更新时间:2024年03月27日
1. 韩文公祠历史文化背景

广东人宗族观念浓厚,祠堂众多,在广东人眼里祠堂是家族血缘纽带最亲切的寄托物,也是对祖先、对传统、对宗族的敬重。

广东最豪华前十大祠堂

  10.吴氏著存堂

  9.乐从陈家祠

  8.丁氏光禄公祠

  7.茶东陈氏宗祠群

  6.丛熙公祠

  5.广裕祠

  4.己略黄公祠

  3.雷祖祠

  2.韩文公祠

  1.陈家祠

2. 韩文公祠堂

没有什么的石级的成语。

带有石字的成语:滴水穿石

滴水穿石

拼音:

dī shuǐ chuān shí

解释:

滴水可把石头打穿。比喻虽然力量小;但只要坚持不懈;就能把艰难的事情办成。也作“水滴石穿”。

出处:

宋 罗大经《鹤林玉露 一钱斩吏》:“一日一钱,千日千钱,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”

语法:

滴水穿石兼语式;作谓语、状语;比喻坚持就是胜利。

示例:

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,应该有滴水穿石的精神。

近义词:

铁杵磨针

反义词:

半途而废、浅尝辄止

3. 韩文公祠的历史

中国十大祠堂是从我国古代就已经建好的姓氏名人祠堂,包括十大姓氏的十个名人的祠堂。这十座祠堂分别是成都武侯祠、北京文丞相祠、南阳医圣祠、苏州范成大祠、潮州韩文公祠、淮安韩侯祀祠、西安杜公祠、湖南汨罗屈原祠、忻州杨家祠、襄樊米公祠。

中国十大名人祠堂不仅是对十大家族文化的传承,也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姓氏文化的保留和沉淀。对每个家族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文化传承之地。

祠堂里除了延续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和姓氏文化,还有建筑历史和艺术的传承。不仅是家族的也是国家的重要物质文化遗产

4. 韩文公祠和韩愈纪念馆

国子监街,元时已然形成。明时称"国子监孔庙"。清时称成贤街。民国以后称国子监。1965年称国子监街。国子监街立有四座牌楼,街口的东西两座,额枋曰"成贤街","文革"之中一度改名红日北路九条,后恢复原称。国子监街多平房民居,保存着旧京街巷风貌。1984年定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街。其周围的胡同,不少与国子监相关,诸如国学胡同,箭厂胡同等。

国子监街是北京仅存有牌楼的街道。街上有四座牌楼,东西街口各一座,额题"成贤街",国子监附近左右各一座,额题"国子监"。国子监街上还有祀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韩文公祠、始建于明代的火神庙、祀灶王爷的灶君庙。

5. 韩文公祠建于何年

据黄梅岑先生《潮州牌坊纪略》载:“牌坊,传说可上溯唐宋,初以木建,形似‘乌凹肚门’。

古时统治者提倡伦理道德,把城乡间于节义、功德、科第突出成就者,将其‘嘉德懿行’,书贴坊上旌表,称为‘表闾’,故牌坊也具纪念作用。到明时改用石砌,加叠层楼,饰以花纹,二柱一门或四柱三门,唯嘉靖时建多柱多门长牌坊”。2004年4月,潮州市委、市政府开始动工修复潮州牌坊街,共修复古牌坊22座,其中太平路20座、东门街2座,新增“三阳门”和“十相留声坊”2座牌坊。工程于2009年10月1日竣工正式对外开放,成为与广济桥齐名、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标志性景点,也是国内最大规模的古牌坊街。

上一页
1 2
下一页
文章来自: http://www.reyouwang.com/xianlu/213398.html
相关推荐 Related